【编者按】2024年是华农的大干、大考、大进、大庆之年,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学校“4+2”重点工作,以奋进之笔书写了华农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学校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特稿,邀您回眸追光逐梦的2024、共迎提质增效的2025,加速向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大步迈进。
【2025新春特稿六】
大美华农,浸润无声,着力提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能力
华农有大美。美在景,美在人,美在神,美在行。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办学115周年为契机,以举办“大美华农”系列文化活动为主线,站稳“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强化思想引领、增强文化浸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探索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学习形式 增强思政引领力
“为什么要搞农机研究?——因为‘把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一直是我的梦想。”2024年12月19日,华南农业大学首期“农耕文明大讲堂”主题思政课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为学子们描绘了一幅未来农业的新图景,并在田间现场展示无人驾驶农机如何工作。将农耕文明融入思政课堂,为青年学生植下了知农爱农的“种子”,带来“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和启迪。
举办首期农耕文明大讲堂
走出校园,到革命老区、到科研院所、到企业一线……2024年,学校中心组学习采用“一线学习法”,到广汽埃安、广汽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开展体验式研学,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赴福建龙岩开展“红色、绿色、古色”主题调查研学,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
学校深入推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与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相融合,进一步优化健全“五学联动”学习机制。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2期、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1次、“学史大讲坛”专题辅导报告5期。持续加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建设,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支撑。
讲好华农故事 提升舆论传播力
阅读量10万+的校庆推文、播放量破百万的毕业典礼短视频,官微粉丝新增23万、总量破70万……2024年,学校融媒体中心聚力塑造更高效能的舆论传播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以全国高校重点建设思政类公众号为重点,学校管好用好22个融媒体平台,不断创新宣传思路、加强选题策划,充分挖掘工作亮点和人物典型,以丰富形式增强宣传工作吸引力感染力,打造网络育人高地。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百千万工程”、办学115周年等策划专题网站、专栏报道,及时宣传学校“4+2”重点工作的创新经验、典型案例,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构建大国强农的高等学府形象。举办新闻宣传工作“笔耕”计划系列培训10场,覆盖通讯员2000余人。
在广东省本科院校2024年媒体平台排行榜名列前茅
善用融媒技术,产出精品内容,学校媒体平台传播影响力、思政引领力稳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方阵。这一年,华南农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近300篇、阅读量近千万,在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官微百强排行榜排名全国第30,位列农林高校第一,获评全省高校新媒体影响力一等奖,在全国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项目育人影响力榜单排名前列。官方视频平台发布原创短视频200余个,视频号影响力多次进入全国前十,在全省高校2024年视频号排行榜排名第2。融媒体作品荣获广东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校报荣获全省高校校报好新闻18项,其中一等奖12项,位列全省高校第一。
新华社微纪录片《爱农记·论文写在大地上》
深化媒体合作,擦亮华农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主流媒体发布华农新闻报道1150余篇,其中国家级媒体近300篇,十次登上央视大屏专题节目,十次获《广东新闻联播》报道。李凤亮书记、薛红卫校长分别接受央视、科技日报、南方日报等专访。以办学115周年为契机,与新华社、新华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合作策划校庆专题宣传,推出《爱农记》《华南农业大学,你好》《华南农业大学办学115周年培养超30万卓越农林人才: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等微纪录片、新媒体专题、报纸专版、直播系列报道,助力学校社会形象新提升。
厚植文化自信 夯实文化支撑力
方寸砚台,笔墨浓淡,一笔一划间,一幅幅以华农为主题的书画作品跃然纸上……2024年8月15日,作为“文化华农”系列之一,“大美华农”文艺名家进校园活动在红满堂正式启动。学校邀请60余位知名画家、书法家、作家、诗人齐聚紫荆校园,以翰墨书写百十五载办学风采。校庆前夕,“大美华农”文艺作品展暨“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与美育创新”研讨会在艺术学院举办,展出近百件优秀文艺作品,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刊印《大美华农》作品集,发行封面主题《读者》《画廊》刊物40万册,举办书法名家送春联、校园观影等活动,学校诗书画协会出版诗集《羊城诗选:南有紫荆》,成立教职工紫荆悦读协会,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大美华农”文艺作品展
“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珍贵的文化资源。2024年,学校深入挖掘校本文化资源,继续完善校园文化路线集群建设,通过夯实文化“硬基础”,提升文化“软实力”。完成党建思政、廉洁文化、历史文化、专业特色、校园风光5条路线48个站点的校园文化集群建设,丰富“中国地图式校园布局”内涵。大力推进校史展览馆升级改造,以图文、视频、实物、场景还原及多媒体互动设施等多种形式展现校史故事。
同时,学校进一步完善标识体系,丰富校徽释义内涵,组织设计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和115周年庆徽,更加鲜明统一地展现学校良好形象。推出校庆专题片《执光开路 向新而行》,形式内容创新收获师生校友好评。校庆期间,学校获赠天安门广场国旗、广州塔为华农“庆生”亮灯,齐齐“点燃”师生校友的爱校荣校情怀。
大美华农,是对文化的礼赞,是对历史的回顾,是对当下的描绘,更是对未来的憧憬。2025年,华南农业大学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构建“大文化”工作格局,着力形成高质量的思政引领力、高效能的舆论传播力、高品位的文化支撑力,精心打造原创性、高品位、强品牌的校园文化,全面讲好华农故事、立体展现华农形象,为学校发展增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