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坚定文化自信 砥砺强国之志:李凤亮书记开讲行走的“思政第一课”

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宣传部 钟耿涛 编辑:李彦华审核发布:王旗发布时间:2024-09-14

李凤亮开讲行走的“思政第一课”

9月14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李凤亮以“坚定文化自信 砥砺强国之志”为主题,为学生讲授2024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激励青年学子要传承华农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厚积发展底气、彰显强国担当。

本次授课突破教室空间的限制,采取“行走的思政课”的形式,把思政课堂延伸到学校重要历史人物纪念场馆、代表性的文化建筑中,李凤亮带领学生行走在毛主席题字石、5号楼、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丁颖铜像等校园文化站点间,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华农悠久的历史文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独有的精神内涵。

毛主席题字石

在思政课的第一站,李凤亮介绍了毛主席亲笔题写校名的由来,“毛主席亲笔题写校名,这是我们华农人的骄傲”。李凤亮鼓励同学们主动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争做校园文化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的参与者。

李凤亮为同学们讲解5号楼的建筑特色和建筑价值

李凤亮为同学们讲解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

在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李凤亮带领同学们重点学习了卢永根在红满堂前发表的《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演讲和“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两句座右铭的深刻内涵,号召同学们学习传承老校长卢永根“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世节俭”的高尚情操和卓越风范。

李凤亮讲解丁颖院士先进事迹和“丁颖精神”

在教一楼前,李凤亮带领同学们仔细参观瞻仰丁颖铜像,向大家介绍了丁颖老院长在科研学术上、教育管理上、大学精神铸就上的卓越贡献。“以丁颖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提炼总结为‘笃学明德 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这是我们华农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他号召同学们内修于心、外修于行,积极做丁颖精神的传承者,争做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践行者。

在总结授课中,李凤亮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皇冠足球体育“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通过分析“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掀起现象级热潮、“中国元素”在巴黎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等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了文化自信对青年发展的重要作用。

李凤亮进行总结授课

就如何传承弘扬华农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李凤亮提出了四点希望:一要立大志,矢志强国复兴。华农学子当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使命担当,树立远大志向,“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积极参与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努力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将所思所学回馈社会。二要明大德,涵养为民情怀。华农学子要自觉培养爱国情怀,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传承百年华农所积淀的艰苦奋斗、务实重本、强农兴农、矢志报国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正能量。三要成大才,练就过硬本领。华农学子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好奇心,大胆进行多学科的学习与跨学科的融通创新,练就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四要担大任,永葆担当精神。华农学子既要强理论,也要重实践,坚持真抓实干,主动接过华农老一辈科学家强农兴农的接力棒,珍惜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抢抓施展拳脚的历史机遇,发挥农科专业优势,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这个“练兵场”上“强筋健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华农青年的力量。

此次思政课注重形式上的创新,校园文化、校史宣讲员参与,沿着校园文化路线为同学们讲解校园规划的匠心之处和沿路文化站点的历史文化意蕴;马克思主义学院朗诵团用诗歌演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一生。

李凤亮与同学们边走边交流

校史宣讲员讲解丁颖院士“五个第一”的学术科研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朗诵团朗诵诗歌《初心不忘》

“行走的思政课”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4级研究生赵淑娴表示:“我在朗诵过程中既深化了对卢院士先进事迹和品质的认识,也强化了自身的使命担当:用丰富多元的方式讲好卢永根的故事、讲好思政课、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这是马院学生的职责。”

经济管理学院2024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林芊君同学表示:“书记上的‘行走的思政课’,让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形式创新的重要性和魅力,不仅让我对校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丁颖院士和卢永根院士的事迹感到由衷的敬佩;而且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管理学院2024级农林经济管理(乡村振兴)专业冯阳提到:“这堂思政课让我对大学四年以及之后的发展更加明确,我将通过今后的实践学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管理与经营新模式;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农业发展动态及前沿技术,同时传播中国农业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文/王旗  图/安沛


上一篇:下一篇: